以“新”蓄势 以“智”向高

2024-06-04 |   作者: 五星体育360直播

<< Return list

  5月15日,在位于汉中市南郑区梁山工业园的陕西瀚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牙科钨钢车针自动化生产线上,五轴五联动数控工具磨床正在高速运转。

  “我们只需要将足量的棒材送进磨床,一台磨床每天能够生产1200支牙科钨钢车针。”瀚瑞医疗综合管理部经理张航说。

  瀚瑞医疗是西北地区唯一具备牙科钨钢车针、钨钢磨头生产资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研发的五轴五联动数控工具磨床的助力下,瀚瑞医疗牙科钨钢车针商品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三成左右。

  瀚瑞医疗正是汉中市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近年来,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未来赛道,汉中大力推动产业链群建设,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5月15日至17日,陕西日报社“高水平发展看汉中”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南郑、城固、西乡、洋县、勉县、略阳、宁强等地,探寻汉中以“新”蓄势、以“智”向高的发展密码。

  5月15日,在城固县龙头镇六一村的数字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村民正驾驶着自动插秧机在水田劳作。

  “再过上几个月,这里就是一派稻香渔乐的丰收景象了。”城固县龙头镇高级农艺师刘兴国说。

  这里是汉中市首个智慧化稻渔生产基地,由稻渔数字化管理中心、工厂化育秧中心、稻渔综合种养区和农旅融合示范区4个部分所组成,核心面积3500亩。

  田间安装的大气、土壤、水质、病虫监测器,不仅让农业生产管理实现实时化、标准化、智能化,也让种养户从“看天吃饭”转变为“知天而作”。

  “通过‘智慧大脑’,稻渔田何时该换水、何时该增氧,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及时与农户沟通并指导,让稻渔生产更精准高效。”刘兴国和记者说,通过物联网技术,数字种养管理云平台对稻、虾、螃蟹、鱼、鸭的生产数据来进行联网采集,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稻渔生产提供科学决策。

  围绕 “百斤渔、千斤粮、万元钱”目标,龙头镇创新推广稻鳖、稻虾、稻鱼、稻鸭、稻蟹、稻鳅6种生态种养模式,以稻为主、以渔促稻,实现了稳粮、增收、生态“三丰收”。在“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渔粮共赢”模式下,龙头镇推出优质绿色“稻渔米”“稻鸭米”“荷花鱼”等产品,亩均效益3250元。

  数字化、智能化是引领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汉中市积极地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让养鱼种稻用上“智慧大脑”。

  截至目前,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82448亩,形成稻鱼、稻虾、稻鳅等12种模式,覆盖全市11个县(区)90个乡镇283个村,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5月15日,位于勉县的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熔铸车间里,机器轰鸣,秩序井然。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穿梭在生产线上,一块块银光闪闪的锌锭在履带上被缓缓运到出货区。

  “现在,我们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几乎能实现零污染、零排放。过去我们眼里的工业废渣,正是我们延长产业链的新材料。”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海东说。

  这满满的自信来自汉中锌业不断突破自我、以产业创新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成功探索。

  多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汉中锌业先后“积攒”了320余万吨冶炼废渣。这不仅影响企业的逐步发展,也对旁边的环境造成不小的威胁。

  在汉中锌业渣处理生产调度中心的电子屏幕上,我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富氧侧吹熔化+烟化还原+烟气制酸+尾气离子液脱硫技术”处理锌冶炼废渣的生产线各环节数据一目了然。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渣综合回收无害化处理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外体量最大的锌冶炼渣处理项目和陕西省首个金属固废处理项目。”杨海东说,“如今,我们这套技术不仅仅可以加快固有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还能对汉中周边500公里范围内的金属类矿渣进行综合利用,对全国尾矿库渣处理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从锌铅冶炼到废渣处理,以循环化改造实现节约世界资源、绿色升级已然为汉中锌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赛道。

  截至目前,汉中锌业渣处理生产线每年能够就地无害化处理76万吨废渣,回收金、银、铜、铋、锑、镉、铟、铁等金属,年工业总产值达7.2亿元。

  5月16日,在位于略阳县的陕西安东兴阳岗石科技有限公司门口,等待拉货的卡车排起了长队。

  年产600万平方米的人造岗石项目生产车间内,设备轰鸣,工人在生产线上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经过破碎、挑选、筛分、结合、高压、切割、打磨、抛光、检验等工序,一块块方解石料化身为色彩各异的人造岗石,随后被打包装车,发往重庆、成都、兰州等地。

  安东兴阳公司是略阳县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充分的利用略阳县丰富的大理岩矿产资源,依托年产30万吨活性超细碳酸钙生产线,人造岗石项目全部建成达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

  “人造岗石板材大多采用大理岩边角废料生产,本身不直接消耗原生的自然资源、不破坏自然环境。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绿色环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当可观。”公司负责人王钰馨说。

  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延伸“产”链条,安东兴阳公司正是略阳县紧扣“绿色循环、转型发展”定位谋划引进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本地矿产资源通过深加工,由初级原材料产品向新材料产品转化,为全县工业转型提供新动能、新优势。”略阳县委书记郭华说。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汉中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汉中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聚力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特色农业、文旅、能源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国家重点项目和东部产业转移,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现代材料、新型能源产业链群,全力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努力培育新动能,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汉中市委书记张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