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无患!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丨全国防灾减灾日

2024-05-20 |   作者: 五星体育360直播

<< Return list

  在受到洪水包围时,尽可能利用船只、木床等做水上转移,不能游泳转移。来不及转移时,立即爬上屋顶、高墙,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爬电线杆,远离高压线铁塔等。若被洪水围困,有通讯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涝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雷电天气下,尽量别拨打或接听电话,家里的座机也避开使用。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如镂空铁塔)和铁路轨道附近停留。建议还是不要奔跑,更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快速移动容易遭雷击。赤脚行走会加大被雷击的可能,应该立即穿上鞋子,或者在脚底垫上塑料等绝缘体。

  暴风雪突然来袭,大家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要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驾驶汽车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防滑链。

  地震时如果被埋压,应当及时清除头部和胸部的杂物,使呼吸畅通。若灰尘太大或闻到煤气味时,应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可避免窒息和中毒。如果受伤,可从衣物上撕下布条进行包扎,避免失血过多。如果被困者受伤严重、埋压较深、时间比较久,应尽快向其输送水、食品、药品。被埋压后,要保存体力,保持清醒,切勿盲目呼救。

  时刻关注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风对策。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处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乘船出海。

  大风、沙尘天气能见度低,无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时,最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车辆减速慢行,尽量少骑自行车。

  8、遇到森林火灾时,火场自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卧倒避烟、_____等。

  遇到森林火灾时,首先要快速转移避险,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利用最快捷的路径转移至没有植被、植被稀少的空旷地带,或河流、湖泊、沼泽附近。

  1.要做好日常棚室安全巡查,提前做好棚室加固,防范棚膜被大风刮坏、骨架坍塌等灾损发生。 2.要组织设施农业生产主体提前做好防御低温冻害等工作,合理采取覆盖保温棉被、采用外援设施科学调控温度和补光、合理控制水肥、病虫害防控等措施,避免设施内作物发生冻害、病虫害等造成减产。 3.要随时清除棚顶积雪和结冰,防止压塌棚室,影响棚室内作物正常生长。 4.及早做好育苗防冻,加强茄果类、瓜类等春播蔬菜育苗的防冻工作。采取增加棚室光照、覆盖保温,减少通风和浇水。

  1.玉米只是倾斜,茎秆与地面大于45度角的就不用扶起,以免挫伤根系造成减产;平铺于地上的玉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垫扶措施,使玉米果穗离地;茎秆已折断的玉米,应积极组织企业收购用作青贮饲料等,减少损失。 2.水稻只要倒伏未达到稻叶或穗贴地的地块,对产量影响不大,不用处理。倒伏后叶或穗贴地但茎干没有折的水稻田,应适当排水绑扶,以免稻谷出芽或霉烂。可根据具体情形采用扎把扶持、竹竿挑起等措施,最好能够降低水稻损失。 3.若是大豆倒伏的程度不是很严重,果荚也没有完全结实,可优先考虑进行扶稳,保证豆荚正常发育,同时不可能影响产量。但如果大豆倒伏的程度非常严重,果荚已经完全结实或已经很成熟,此时进行扶稳反而会干扰植株,影响产量。 4.小麦倒伏后不要人工扶直,应让其自然恢复生长,这样可将减产损失降至最低。若人工扶直,则易损伤茎秆和根系。

  1.清理果园中的残枝、落叶和落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防病虫害蔓延。遭受冰雹灾害后,树体生长平衡、枝条合理分布被打破,应尽快进行梳、截砸断和砸折的各种受伤枝,尽量保留叶片,使之恢复树势。 2.遭灾果树,叶片残缺不全,光合面积减少,应及时追施一次肥料。同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

  1.提前检修灌溉设施,加强墒情监测,若发生旱情,有灌溉条件的田块,要优先保证高产田块和缺水临界期田块用水,尤其要在玉米抽雄前灌水,防止“卡脖旱”。 2.水源不足的地方要通过输水管或水带灌溉等措施,扩大灌溉面积,减轻干旱影响。 3.玉米遇到夏伏旱时积极采取增湿措施,如喷施磷酸二氢钾、植物蒸腾抑制剂等药剂,降温增湿,增加作物抗旱性,为叶片提供水分及养分;大豆鼓粒期干旱要及时灌溉。

  1.旱田要加强沟渠疏浚,争分夺秒排出田间积水,晒地散墒,必要时采取机械强排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农作物水淹、渍涝时间,回到正常状态生长。水田要防止水稻上三叶长时间浸水,在阴天排水时可一次排干,晴天排水时则先使稻株上部露出水面,恢复生机后再排掉剩余积水,争取上三叶尽早露出水面,减少被淹天数。 2.洪灾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严重失调,条件允许应及时中耕松土和培土,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恢复根部正常生理活动。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应用“水肥一体化”或“一喷多促”技术,适量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加强养分供给,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3.强降雨天气过后,田间湿度大,随气温升高,病虫害发生及蔓延的风险增加。要加强常发、重发病虫害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科学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相关依据。要结合作物生育期,选择正真适合时机、合适药剂科学开展防治。

  受灾的养殖场(户),要及时做好清理淤泥杂物,修复加固养殖圈舍。关注灾后水源地、饮水井和饮水管线卫生状况,按要求开展饮水消毒,确保饮水质量安全。饲料饲喂前应仔细检查,不用霉变饲料饲喂畜禽,防止中毒。做好饲料营养调控,适当添加一些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剂及免疫增强剂,减少应激反应。

  农牧区要备好粮草,将野外牲畜赶到圈里喂养。暴雪出现后,牲畜采食困难,应加强人工补饲工作。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防止作物受冻害。池塘养殖要及时清除冰面积雪,必要时采取药物、机械等措施进行增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