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基本知识 粗滤精滤微滤超滤纳滤

2024-05-19 |   作者: 五星体育360在线直播观看

<< Return list

  过滤是水处理过程中运用到的常见且实用的分离方式,不同场景下的原水经过过滤可以直接达到预期的水质,或者能够更好的起到初步过滤,更好保护更精细设备稳定运行的作用。过滤根据精度的不同,有可能可以分为粗滤,精滤,微滤,超滤,纳滤等。

  粗滤:指机械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浊度、色度、异味等,防止其穿过管道、泵和别的设备,损坏和降低水处理设备的效率。主要过滤方式有澄清池、快滤池、砂滤池、砂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等。

  备注:活性炭过滤器和活性炭滤芯(1-10微米/μm)过滤是有区别的,前者属于粗滤,后者属于精滤。

  精滤:精密过滤是介于粗滤与超滤之间的一种过滤,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μm,。常见的为微滤膜过滤和滤芯过滤。基础原理是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原液通过滤材,滤渣留在管壁上,滤液透过滤芯流出,进而达到过滤的目的。PP滤芯、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袋式过滤器、微孔膜(微滤膜)过滤都属于精滤。

  袋式过滤:过滤机内部由金属网篮支撑滤袋。袋式过滤器较之一般的精密过滤器最大的特点是有效过滤面积大,适合大流量系统。工作原理:物料从袋式过滤器进口流入滤袋,大于滤袋过滤孔径的被拦截在滤袋内表面或者中间。净化的液体从内向外透过滤袋在袋式过滤器出口流出.精度范围为 0.5-200um,精度能够最终靠滤袋孔径调节,可当作精滤或者粗滤,水处理中一般选择精度为5μm。

  狭义上的微滤特指微滤膜过滤,属于精滤的一种。微滤膜的孔径在0.1-10μm左右。微滤膜用于去除水中的微粒子、细菌、胶体等,大分子和溶解性盐可自由透过微滤膜。通常用于水处理设备末端,此时的过滤精度通常在1微米以下(0.1/0.22μm)。用来防止成品水被污染。

  超滤膜的孔径在0.01-0.1μm左右,可以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蛋白质、病毒等,所有的溶解性盐和小分子能透过超滤膜。多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100,000。

  纳滤膜的孔径在0.001μm左右,可以去除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部分无机盐、硬度等;能脱除颗粒在1nm的杂质和分子量大于200~400的有机物,溶解性固体的脱除率20~98%,含单价阴离子的盐(如NaCl或 CaCl2)脱除率为20~80%,而含二价阴离子的盐(如MgSO4)脱除率较高,为90~98%。

  除了过滤外,水处理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方法,如加药、消毒、反渗透等。这些技术方法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的水质要求做组合使用,以达到预期的水质标准。然而,过滤作为其中最为基础和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颗粒、细菌等,还能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保护设备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