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效益是塘养的10倍!南浔石淙巨桶养鱼“圈”出好“钱”景

2024-05-26 |   作者: 五星体育360在线直播观看

<< Return list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宋豪亮)离开江河湖海塘,还能在哪里养鱼?现代智慧渔业技术,赋予渔业更多可能,在南浔,不少农业科学技术企业探索在巨桶里养鱼,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效益更优。

  走进石淙镇花园湾村生态农业蜂窝鱼场,占地10亩的大棚内放满了各种规格的大圆桶,总共有102套智能蜂窝池养殖系统,均来自和孚镇的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米多深的圆桶里,装有进水口、排水口、增氧盘、喷嘴、传感器等设备。喷嘴用于控制水流,增氧盘用于给鱼增氧,圆桶外面,恒温机、制氧机、微滤机、生化桶等设备一应俱全。庆渔堂商务负责人黄嘉锋和记者说,从孵化到育苗到养殖成鱼都可以在桶里实现。

  打开手机上的智慧养鱼App,上面清楚显示桶里的溶氧、水质、温度、水位等数值,点击自动投喂,机器便开始轰隆作业。“有了这套设备,我们能在减少土地占用面积的同时,提高产值!”基地负责的人介绍,鲈鱼、鳜鱼等名贵鱼种,要水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时才能繁育,而每年春天繁育鱼苗时,气温偏低且不稳定,因此早苗只能从外地购买。

  黄嘉锋算了笔账,一个蜂窝池按5000尾平均2元的进价算,仅购买鱼苗就要花费1万元以上,还不算损耗、运输费用和人力成本。投入3万多元建成一个智能蜂窝池养殖系统,算上养殖收入,预计2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

  此外,庆渔堂除了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智能化技术保障服务外,还负责水产品的包销,通过强村公司+第三方+农户的三方联动,形成“采购、种养殖、销售”一条龙模式,为线上生鲜平台叮咚买菜日供活鲜鲈鱼2万斤。

  大棚里,工人李辉正在清洗大桶,准备迎接新一批的鱼苗。“这个直径6.5米的大桶里就养了5000尾小鲈鱼。”李辉介绍,通过控氧、恒温、水循环等智能技术,以及鱼苗长大后根据规格分池,能轻松实现规格标准化的高密度养殖,每个大桶能养3000尾成鱼。102个桶一年能产30万尾成鱼,而在湖州地区同等水塘面积只能养3万尾鱼。李辉测算,今年基地出的30万尾鱼按照每尾3元的利润,总利润达90万元,算下来,桶内养鱼综合效益是塘养的10倍左右,“好处不仅在此,微滤机、紫外线杀菌器、生化滤池等水循环设施齐全,通过对水体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后再利用,节水率达到90%以上。”

  “现代设施渔业带动渔农用智能化装备养鱼,是我们的新出路。”在浙江省内衢州市某村,养殖户聂应红和记者说,她从事水产养殖20余年,也是当地有名的水产养殖大户,但受限于精力不够,养殖风险太高迟迟无法扩大生产。直至去年,聂应红才看好这种养鱼模式,解锁了来自庆渔堂的智慧养鱼新模式,一部手机操作,一人轻松管理,自己承包的18个桶一年就能抵原来十多倍的产量。今年聂应红打算把挣来的钱,全部用于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