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儋州

2024-04-24 |   作者: 五星体育360在线直播观看

<< Return list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支撑。十三五期间,儋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的部署要求,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品质引路、品牌护航,因地制宜打造儋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高地,有力地推进了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2016年儋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儋州全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完成增加值由2016年的119.69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136.62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37.33亿元,先后跻身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两个国家级创建榜单,并为加快三产融合、全方位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地和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先机。

  “十三五”期间,儋州将打造成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高地为目标,按照调优做精农业产业体系工作思路,在做强传统农业基础上,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把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重要抓手,注重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优先发展瓜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大力推广种植海头地瓜、火龙果、榴莲蜜等高效经济作物, 做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及农业“接二连三”新文章,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有效激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内生动力和释放市场活力,让全市传统农业在调整中逐步优化提升。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余亩。引进和推广种植榴莲蜜、沃柑、黄金百香果、火龙果、金钻凤梨等新品种。引进“花之旅”田园综合体项目和金钻凤梨等高效农业项目,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其中海头地瓜种植规模已扩大到6000亩,凤梨种植培养面积已达3000亩。2020年,全市新建、续建500亩以上农业种植基地15个,新增海头地瓜、火龙果等瓜果种植培养面积2.67万亩。

  “原先这片土地上种植的是小叶桉。这种树虽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会大量消耗土壤的水分和肥力。”中和镇人大主席薛茂畅和记者说,经过镇委、镇政府与当地村委会讨论,一致决定淘汰小叶桉发展其它种植业。一番筛选后,决定引进一家在琼中已有种植百香果成功经验的公司来打造大规模热带水果种植基地。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不能去外地务工,幸亏能来金通公司扶贫基地务工帮助采摘水果,只要勤快,每天都能有100元的收入。”中和镇水井村脱贫户高长女告诉记者。

  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于2018年6月入驻海南,在中和镇水井岭地区选择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公司的产业转型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合作模式,助力中和地区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海南自贸区建设。该基地被政府部门列为儋州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对口帮扶中和镇在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36户5526人,此外公司依据时令季节为邻近村庄提供300多个扶贫就业岗位。

  近年来,针对传统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逐渐增多、现代规模农业面临土地分散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市委书记袁光平每研究或调研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时都这样强调,要大胆改革创新、大胆试、大胆闯,闯出符合儋州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一种新模式,运用好市场手段、经济规律,解决政府资源、“三农”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推动农业项目落地,带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十三五期间,儋州格外的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研究布置土地流转工作。2018年7月,儋州组建儋州市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的发挥国有资本和政府资源的引导放大作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方式,农业发展新模式,结合儋州土地资源和适宜发展趋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流转承包,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活起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儋州已完成累计流转土地约6.3万亩,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约6426万元。

  十三五期间,儋州在激发活力,土地“生金”,助农民增收方面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儋州先后引进罗牛山、温氏等大型规模企业落地儋州,海南农垦草畜猪业有限公司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种猪场、罗牛山儋州乐满20万头项目种猪场已竣工;建设温氏禽畜有限公司雅星20万头种猪场、罗牛山雅星乐贺40万头养猪场、大讲20万头养猪场;打造儋州市智能化深远海养殖示范区项目、江鹏海水鱼标准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等标准化、生态化养殖项目,屠宰、饲料、仙人掌(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重点发展扶贫产业,建成光村镇百香果、兰洋镇七叶葡萄、中和镇火龙果等5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众多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致富……

  “我们在12月5日引进第一批3500头母猪,第二批计划下个月5号后再引进4000多头母猪,猪场满产后年出栏商品20万头,在生猪养殖方面,我们使用先进‘楼房养猪’新模式,全程采用自动化处理,将建成一个‘畜禽粪便-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果(菜)’ 的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罗牛山儋州乐满项目负责人毛宗耀说。

  随着城市生活上的压力增大,回归田园生活、享受“慢”生活成为新潮流。儋州抓住新机遇,务实创新、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三产融合新模式,努力做好农业“接二连三”文章。一时间,海垦西培海之源有机果蔬产业示范园等一批集产品加工、冷链、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蒸蒸日上。中和东坡文化古镇、光村雪茄风情小镇、兰洋温泉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初现风采,那大镇屋基村、大成镇新风村、中和镇七里村、兰洋镇番新村等美丽乡村遍地开花,蓝洋温泉、兰洋大皇岭、金林春晓等共享农庄展示新亮点,助推全域旅游。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今年4月29日,市委书记袁光平以普通游客的身份来到大成镇南吉村乡村旅游点,“打卡”乡村旅游点,游乡村,摘黄皮、吃黄皮。跟着袁书记的脚步,微信朋友圈里大家纷纷留言表示,相邀到南吉打卡,带热了乡村游。

  此外,儋州还强化农业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制定《儋州市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实施方案》,重点打造儋州粽子、儋州红鱼、光村沙虫、儋州黄皮、海头地瓜、儋州蜜柚、儋州鸡、儋州跑海鸭蛋、儋州绿壳鸡蛋等农业品牌,到2020年,儋州已完成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家1个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家28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5家8个产品。重点创建的“儋州鸡”“儋州红鱼干”“儋州黄皮”“光村沙虫”等11个农产品品牌已获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当地富民的农业品牌、叫响省内外的儋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我们以拓宽儋州市农产品销售经营渠道,致力于寻找优质的农产品,打造儋州特色品牌农产品,提升儋州特色品牌农产品知名度。”近日,在位于市鼎尚广场互联网产业城儋州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内,市消费扶贫馆总经理钟仙红介绍说,今年双“十一”,兰洋红心橙,雅星红心橙等儋州品牌特色农产品上线万元以上,儋州农产品品牌线日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上,儋州获评“最具农业投资价值县(区)”称号。获评此称号,意味着儋州农业发展在科学发展规划、投资环境、农业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为现代农业建设招商引资提供了契机,有力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未来,儋州会一直朝着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快速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儋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