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进一步探索循环水养殖系统必备的“鱼池分路排污工艺 三剑客”

2024-05-15 |   作者: 五星体育360在线直播观看

<< Return list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残饵粪便、水面油膜是主要的污染源,也是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

  如何及时有效的清除残饵粪便、水面油膜,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面临的难点。如果将残饵粪便直接过滤,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增加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又需要及时快速高效的将残饵粪便分离出来,怎么样才可以做到?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密度很高,产生的残饵粪便的量也很大,而残饵粪便是养殖水体污染的大多数来自。想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首先要及时有效的分离、排走大量的残饵粪便(从源头上解决),其次才是靠生物净化。

  传统的单通道底排模式,养殖水体和残饵粪便无法分离,只能混在一起从底部排水口流入微滤机,无形中增加了微滤机的过滤负荷。很多残饵粪便在管道的运动中、微滤机旋转过滤的冲击中,分解成更小的颗粒,这些颗粒物通过微滤机后,必将增加了生物滤池的处理负担,需要建设更大容积的生物滤池才能很好的处理好水质。

  因此,鱼池的分路排污工艺在整个养殖系统中作为水处理系统的第一道工艺是十分重要,是实现系统良好水质净化的前提,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提高水处理的能力和减少系统设备的投资,均有明显的效果。

  双排污生态捕捉底盘将排污和水循环这两个功能高效的结合在一起,一种设备就可以完成两种传统设备的任务,又将排污和水循环这两个管路有效的分离,互不干扰,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减轻了后续水处理工艺的压力。

  中心竖管管径较大,用于养殖池内水体的交换,与回水总管相连;侧管管径较小,用于收集、排出残饵粪便,与固液分离器相连使用,能够迅速将循环水体和残饵粪便相互分离,非常大程度上减轻微滤机反冲洗的能耗和生物滤池的硝化反应负荷。

  固液分离器作为总系统的首个水处理设备,起到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的收集作用,与养殖池底部的双排污生态捕捉底盘的侧管与固液分离器的进水管连接;

  二者配合使用,本身无能耗, 能及时有效的分离、收集养殖池中的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减少了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在养殖池与过滤机之间管道内降解的机会,减轻后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生物滤池的运行负荷;

  90%的粪便和98%的未食饲料等固体颗粒,不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而是将其集中于旋污器底部排污口,非常大程度上减轻微滤机、生物滤池等后续水处理系统的压力。

  饲料表面的鱼油及残饵粪便析出的脂肪等,都会浮在水体表面,被氧化分解后不仅会污染水质,还会使有害菌繁殖,导致病害多发;水体表面过多的有机质产生的泡沫等,也因只有传统单通道底部排污管,而无法及时排出表层污染物,造成水质持续污染。

  一是能增加养殖池表层水体交换,及时排出饲料产生的油脂及水体中的泡沫等杂质;

  三是“插拔”式排污系统能在管道沟渠之上完成养殖池水体排污排空,能节约排水阀门的费用。

  双排污底盘分离工艺、固液分离工艺和表层水排污工艺被称为分路排污工艺的三剑客,三种工艺搭配使用,很好的解决了鱼池残饵粪便、水面油膜等排污难题,降低车间能耗、病害的同时,提高了水质处理的效果和养殖成功率。